“洪范八政,食為政首。”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確保我國糧食安全。近年來,中國煙草積極推動煙葉產業融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立足“三農”工作大局,逐步形成以煙穩糧、以煙促糧的良好局面。
中國煙草牢記“國之大者”,主動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煙葉生產是煙區大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欠發達地區的支柱產業之一,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農業農村部印發的《“十四五”全國種植業發展規劃》,明確把煙草列入種植業特色產業規劃。處理好“煙”與“糧”的關系是煙草行業在重農抓糧的大格局中找準煙葉發展方向最根本最關鍵的一點。國家煙草專賣局黨組書記、局長,中國煙草總公司總經理張建民在2022年全國煙葉工作會上強調:“煙葉發展要因地制宜處理好基本煙田核心煙區保護與土地規劃和基本農田規劃、煙葉種植與保障米袋子菜籃子等其他農產品種植、煙葉生產煙農增收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三個關系。”這是對煙糧關系的精準闡述和深刻理解。近年來,煙草行業主動服務糧食安全戰略,印發《基本煙田可持續經營工作指南》,積極拓展糧煙共生模式,健全煙糧協同發展機制,扎實推動煙田可持續經營、產業可持續發展、煙農可持續增收,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在國家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中作出行業貢獻。2022年,云南、貴州、湖南、四川、湖北等9個主產煙區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將煙葉產業納入鄉村振興產業進行總體部署,進一步凝聚“以煙穩糧、以煙促糧”的思想共識。
構建科學耕作制度,持續推動煙糧產業融合發展。構建煙葉與糧經作物科學耕作制度是確保煙葉與農業產業協同發展的基礎。煙草是一年生作物,與水稻、小麥、玉米等主糧作物種植分布有較高重合度。煙葉從移栽到采收完畢大約需要100天至120天,采收完畢后,可因地制宜開展煙糧、煙油、煙菜、煙雜糧等一年兩熟輪作或隔年輪作。同時,煙葉生產過程中土壤深耕、有機肥施用、綠色防控等措施,有利于地力保護、土壤保育??茖W輪作能在合理利用土地的同時,平衡土壤養分、抑制土傳病蟲害,實現煙糧雙優。目前,煙稻輪作在湖南、福建、江西、安徽、廣西等產區成為主要種植模式,得到地方政府和煙農的廣泛認同。廣西百色在推進“煙葉+水稻”“煙葉+玉米”等常規輪作的基礎上,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廣西農業科學院、廣西顆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合作,開展煙稻互促綠色高效生產模式構建與應用研究、高產優質煙田稻提質增效技術研究等,篩選適宜百色煙區優質水稻品種并進行示范推廣,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煙稻米”品牌,有效提升煙、稻質量,增加煙農收入。
經過多年的生產實踐,目前各煙區已初步形成煙葉與主糧、油料、雜糧及蔬菜的科學耕作制度,守牢了“米袋子”,充盈了“錢袋子”,穩固了“金葉子”。2022年,全國煙葉產區煙田的復種指數達到1.7,明顯高于全國農田平均復種指數1.3,煙田種植其他作物面積達958萬畝,其中主糧占30.2%、雜糧占9.2%、油料占7.7%、蔬菜綠肥等占20.6%,煙稻、煙菜、煙豆、煙油等11種煙田耕作制度推廣均達到10萬畝以上。此外,煙草行業還將繼續進行篩選孵化、論證熟化、推廣固化,按照整村、整鄉、整縣梯度推廣煙田耕作制度,以高效利用推動有效保護。
打造煙糧雙優產業帶,助力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這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關鍵支撐,是推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舉措。為助力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煙草行業圍繞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逐步打造生產基礎穩、供給能力強的煙糧雙優產業帶,推進行業產業體系優勢與鄉村資源優勢深度融合。一方面,行業落實國家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配合糧食生產布局,協同推進耕地保護與利用,加強煙田建設,大力開展中低產田改造改良,建設農田水利設施和田間道路,增加宜農、宜糧、宜煙優質耕地數量,在實現耕地保質保量、糧食增產增收的基礎上促進煙田提質、煙葉增效,不斷提高煙田綜合生產能力。2021年以來,煙草行業建設高標準基本煙田150萬畝,2022年共投入煙田基礎設施與基層煙站建設資金42.83億元,核定援建水源工程資金242.45億元,促進煙田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各煙區致力于把煙區產業綜合體打造為產業融合發展、煙農增收致富的創新平臺,利用基本煙田、基礎設施等推進“煙葉+非煙”雙合同、雙訂單生產,極大促進了煙葉與多元產業深度融合,為煙田耕作制度的孵化推廣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山東莒縣庫山鄉2021年利用煙草育苗棚種植果蔬500余畝,使用烤房加工中藥材近2000噸,平均每座烤房為煙農增收3000余元,建立起“以煙為主,煙葉和糧經作物融合、互促發展”的復合產業帶,為煙農增收助力。目前,一批以煙為主、多業共生的特色產業帶和產業集群在煙區落地生根,全國建設煙區產業綜合體216個,綜合體內煙葉與多元產業2022年實現總產值28.23億元,成為煙區鄉村振興的新引擎。